2024遵义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有: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遵义医学院、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遵义医科大学、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一、2024遵义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一览表
排名 | 医学影像学校名称 | 医学影像学校地址 |
1 |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 遵义市凤凰北路106号 |
2 | 遵义医学院 |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
3 |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 贵州省遵义市大连路201号 |
4 | 遵义医科大学 |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学府西路6号 |
5 |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 贵州省遵义市新蒲新区园区1号路12号 |
注:以上医学影像学校排名是幼师教育根据网友在本网的关注度进行排名,仅供参考
二、2024遵义排名前六的医学影像学校简介
1、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简介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Zunyi Medical College)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的凤凰山脉、湘江河畔,是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1956年,遵义卫生学校创建。1986年,遵义中医学校创建。2006年2月17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遵义卫生学校、遵义中医学校合并升格为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6月20日正式挂牌成立。2012年12月,该校获批为贵州省示范性高职院校。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占地1394亩 [1] ,有汇川(校本部)和桃溪(中职部)两个校区,总建筑面积70708.90平方米 ;学校设有7个院系,开办了13专科专业和专业方向;学校有在职职工685人,全日制在校生12000人。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师资力量
截至2014年,学校有专任教师694人,其中高级职称211人,占专任教师的30.40%;具有“双师”素质的教师有579人,占83.43%;学校有兼职教师134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15.85%。博士10人,硕士96人,占13.69%;省管专家1人,市管专家2人,博士生导师一人,硕士生导师2人。 [3] 此外,该校有2个省级优秀教学团队,有1个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团队。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教学建设
根据2015年12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有国家财政部重点支持建设的骨干专业2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建设项目2个,贵州省开放性实训基地建设项目专业1个,省级精品课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10门;学校拥有74家覆盖所有专业的实习医院和基地。
该校是“贵州省第五职业技能鉴定站”、“法医司法鉴定所”、“遵义市遗体捐献中心”; 该校教师2009年至2013年编写专著7部,主编、主审及参编教材150余部。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学校荣誉
2008年,学校荣获国家卫生部“全国无偿献血先进促进奖”;2010年,学校通过了教育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同年获全省“高职高专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评估优秀”;2011年,荣获“全省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2012年,荣获全省“安全稳定综合治理工作先进单位”。
遵义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合作交流
2012年9月21日,该校与马来西亚世纪大学学院签订交流合作协议。2012年3月25日,该校与英国知山大学签订合作办学协议。2013年11月29日,遵义校际督导组对该校教研室进行观摩交流。 2014年9月2日,该校参加第七届“中国-东盟教育交流周”中国-东盟新药研发研讨会。
2、遵义医学院
遵义医学院简介
遵义医学院坐落在风光秀丽的历史文化名城——遵义。是贵州省省属重点建设高等医学院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高校,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
学校前身为大连医学院,是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本科医学院校。1969年为支援“三线”建设,经国务院决定,举院南迁至遵义,更名为遵义医学院,是全国唯一一所坚持扎根革命老区没有回迁的本科院校。经过67年的艰苦创业,学校有了长足的发展,已成为多专业、多学科协调发展的高等医学院校。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由校本部和珠海校区组成,占地面积3000余亩,建筑面积40万余平方米。涵盖6个学科门类,包含32个本科专业及专业方向,拥有全日制在校生15000多人。
遵义医学院师资力量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教职工4600多人(包括3所直属附属医院),共有高级职称师资908人,其中正高级职称295人,副高级职称613人;硕士704人,博士128人。兼职博士生导师10人,硕士生导师580人。享受国务院及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0人,省级教学名师10人,省管专家21人,部级和省级优秀青年科技人才22人。
遵义医学院教学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省级示范性专业6个、省级特色专业3个、省级综合改革试点项目3个、省级卓越计划3个、省级教学团队、省级实验教学师范中心6个、省级精品课程12门。
遵义医学院学科建设
根据2016年4月学校官网显示,该校有一级学科硕士点5个、二级学科硕士点39个,专业学位硕士点2个,有国家级重点(培育)学科1个,省级特色重点学科3个,省级重点学科6个,省级临床重点学科(专科)6个。
遵义医学院科研成果
2008-2013年,学校承担国家级项目22项,省部级科研课题281项;发表论文3935篇,其中SCI、EI、ISTP收录75篇,出版学术专著10部;获省政府科技进步二等奖奖4项、三等奖21项,省医学会科技奖14项,市科技进步奖20项,遵义市优秀社科成果奖3项;卫生部教学研究课题1项,省级教学研究课题26项,校级教学研究课题130项;获得专利8项。
3、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简介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Zunyi Medical College School of medicine and Science)创建于2001年,学院坐落在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市。学院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是具备独立法人资格的全日制本科院校。
据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17年7月,学院现占地500余亩,现有在校生6389余人。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师资力量
距学校官网显示截止2017年6月,学院拥有专任教师395人,专任教师中具有高级职称的比例为53.16%,具有博士、硕士学位比例为51.39%(见表2),40周岁以下教师比例为73.42%(见表3),非该校毕业教师比例为44.3%。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科研团队
教育部创新人才团队计划;耐药结核菌基础与临床科研创新人才团队;药物开发科研创新团队;贵州省口腔疾病防治科技创新人才团队;贵州省特境微生物与昆虫药用资源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队;特色药用资源研发创新团队;遵义市干细胞基础与应用研究科技创新人才团。
遵义医学院医学与科技学院科研成果
截止2017年7月,经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专家评审,该校校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41项,批准金额1995.0万元。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获得2项。
4、遵义医科大学
遵义医科大学(ZunyiMedicalUniversity)是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医学本科院校,是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与贵州省人民政府共建高校、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项目试点高校、贵州省国内一流学科立项建设高校,入选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
遵义医科大学师资力量
截至2024年1月,学校有教职工及医护人员10559人,其中正高485人,副高1219人。有国家级人才计划入选者3人,享受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55人,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专家4人,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3人,国家级优秀教师、模范教师等14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和委员6人,省管专家(Ⅰ类)6人,省管专家(Ⅱ类)30人,二级教授26人,有教育部创新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省部级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共26个,140人入选省级各类人才项目。
遵义医科大学研究成果
截至2024年1月,“十三五”以来,学校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59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9项;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创新奖1项;获贵州省科学技术奖41项,其中一等奖4项;获贵州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7项。
遵义医科大学合作交流
据2019年1月学校官网显示,学校先后与上海交通大学、上海中医药大学、重庆医科大学等高校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与美国、澳大利亚、马来西亚、中国台湾等近30个国家和地区的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开展科研合作;发展留学生教育。
5、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Medicine&Technology College Of Zunyi Medical University)创建于2001年,学院坐落贵州省遵义市。是经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批准,由高科教育科技(北京)有限公司投资、遵义医科大学举办的的独立学院。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办学条件
学院下设基础医学院、临床学院、护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运动健康学院、医养健康学院、智能信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设有临床医学、口腔医学、口腔医学技术、麻醉学、医学影像技术、医学检验技术、护理学、药学、药物制剂、制药工程、英语、公共事业管理、信息与计算机科学等本科专业,涵盖医学、管理学、理学、文学、工学等5个学科门类,专业结构设置与分布合理,形成了医药为主的多学科多专业协调发展的格局。
遵义医科大学医学与科技学院师资力量
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及“人才强校”战略,采取“院内培养为主、院外培养为辅、教研室培养为重点”,在青年教师中注重实施1-5年教学能力培养、3-8年科研能力培养的导师制制度,有力地促进了师资队伍的建设,师资力量日益增强,发展态势好,一批优秀中青年教师脱颖而出,已成为各学科的带头人和学术骨干。在395名专任教师中,正高级86人,副高级124人,高知比为53.16%;博士26人,硕士177人,硕博比51.39%;40岁以下有290人,占专任教师总数的73.42%,充满了生机和活力,后劲很足;本校毕业生220人,占55.7%,外校毕业生175人,占44.3%,师资队伍结构合理。